救生设备
按照规定,渔船必须配备救生筏、救生浮具、救生圈、救生衣、救生浮索等救生设备。
救生筏 救生筏上备有简单的航行设备,照明工具和一定数量的食品、淡水、求救信号工具、海水电池、补漏工具、水瓢、钓具和药品等。救生浮筏释放分为手动释放和自动释放,渔船主要配备的是手动释放的气胀式救生筏。当渔船遇险,需要弃船时,操作人员根据船长命令,将静水压力释放器上开口插销拉出,使手动脱钩与绑索松脱,浮筏即从筏架上滑到海里。如筏架为平抛式,则应用人工将救生筏抬起抛入水中,此时附在救生筏缆绳中的充气拉绳拉开钢瓶放气阀,使救生筏充气成型。救生筏充气成型后,船上人员即可穿着救生衣通过舷梯或绳索登筏,危急情况下人员可以跳入水中从浮筏进口处下步软梯踏步翻身登筏。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人员全部登筏后,需要急速用桨划开,以免被沉船拉翻;救生筏离开沉船后,应将海锚抛入海中,保持在出事地点附近,合理利用救生筏上的求救信号设备引起过往船舶或救助飞机的注意。 救生衣 救生衣是船上最常用的救生用具,要注意保养,应把救生衣存放在居住处或易于取用处。要保持清洁,避免受潮或高温烘烤,并定期检查包布是否完整,缚带有无腐蚀损坏;救生衣不能当枕头使用,以免把材料压实后减少浮力。受潮后应及时凉干,严禁用火烤干,以免材料变质而失去浮力;救生衣应定期检测浮力,及时更换损坏的救生衣。 救生圈 救生圈也是船上常用的救生用具,救生圈使用是有讲究的。抛投救生圈时,应注意系上抛绳,以抛在落水者上风、上游为佳,不能直接抛到落水者身上,以免伤及落水者。落水者拿到救生圈后,用手压救生圈的一边使它竖起,另一手抱住救生圈的另一边把它套进脖子,或者在救生圈竖立时手和头趁势套入救生圈中,然后把救生圈置与腋下,落水者在水中应保持身体直立。
落水自救
在海上作业,有时候因风浪大或其他原因不慎落水,而且身上又未穿救生衣。碰到这种情况落水者一定要迅速选用正确的游泳姿势。想办法脱掉或者割破穿着的防水连衣裤,防止下肢浮起导致人体倒立于水中;利用衣服自制临时浮具;寻找周边是否有漂浮物捞取来充当浮具;除非有过往船舶已经发现落水者,否则不应该作无效果的游泳,避免因游泳而消耗体能;若发现有过往船舶时,应采取立泳,将手举出水面摆动,在1000米以内时,大声呼救等等。
若遇到气温低的情况下, 落水者可以采取扎紧袖口、 衣领等处, 对身体散热快的部位加以保护;若身边有浮具的话,应将两腿弯曲并拢,两肘紧贴身旁,两臂交叉抱抱在浮具前面,尽可能浮着,保持头颈露出水面;若是几个人同时落水, 落水者可以想办法游到一起紧密地聚集起来,身体互相接触的面积尽可能多一些来保持体温。
如何救助溺水者
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,应立即清除其口、鼻腔内的水、泥及污物,用纱布(手帕裹着手指将其舌头拉出口外,解开衣扣、领口,以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取半跪位,将其腹部放在腿上,使其头部下垂,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。
对溺水者的人工呼吸抢救适合采用俯卧压背法。具体操作是:使溺水者俯卧位,腹下垫枕,头向下略低,面部转向一侧,以防止口、鼻触地,一臂弯曲垫在头下,另一臂伸直,施救者跪跨病员大腿两侧,将手放在溺水者背部两侧,用身体重量向下压迫,然后挺身松手,以解除压力,使胸廓自行弹回,如此反复进行,每分钟 16~18次,用力不能太猛,防止骨折。必须注意的是,胸背部损伤明显者,不能采用俯卧压背人工呼吸方法。
对处于半昏迷,昏迷或假死等较严重情形的溺水者应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?当遇险者不发抖, 而是处在半昏迷、昏迷或假死等较严重情形时, 在援救过程中要不断观察遇险者的呼吸情况;如果遇险者不呼吸,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;避免所有不必要的人为搬动,甚至不要脱掉湿衣服,不要按摩。要用毛毯或其他衣物包裹遇险者,并立即送到温度在15~20度之间的舱室休息,最好保持平衡,头部稍微向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