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渔业安评 - 服务行业

未雨绸缪,扬帆安行——渔船出海前的准备工作

发布时间:2025/2/14 11:10:30|浏览次数:

古语云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渔业行业因其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和难以预测,被列为我国八大高危行业之一。渔业安全生产不仅关乎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更是实现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。为确保海上作业安全,完备的出海准备工作至关重要。本文旨在系统梳理渔船出航前需落实的准备工作要点,为船东、船长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引。

一、船舶证书与船员配备核查

1.严格对照《海洋渔业船舶职务船员最低配员标准》核查船员资质,确保职务船员证书在有效期内并随船备查。

2.全面检查船舶登记证书、国籍证书、船舶检验证书、捕捞许可证书(适用捕捞渔船)等法定文书的有效性及随船携带情况。

3.船东、船长需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》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》,确保每一位登船进行海上作业的船员都有人身保险,这是国家法律层面对渔民保险的最基础要求。

4.全体船员须完成基本的安全培训,以确保对安全知识的掌握。

二、船舶结构与设备检查标准

1.船体标识须符合规范

船名、船号、船籍港按规定尺寸清晰涂装,船名牌悬挂位置需符合规定。

2.驾驶室设备检测

(1)号灯、号型、声响装置需完成功能测试;

(2)高频、甚高频(VHF)无线电话等正确安装且通信功能正常;

(3)北斗、雷达应答器、应急无线电示位标、磁罗经等助航设备正确安装且功能正常;

(4)船舶自动识别系统(AIS)功能正常,九位码与证书登记信息一致。

3.甲板作业系统

(1)船体及甲板结构完好,排水舷口无遮挡;

(2)风雨密、水密装置、设备、设施状况良好;

(3)网具装载合理,甲板上堆放的网具采取了固定措施;

(4)系泊设备、锚泊设备、渔捞设备状态良好,载重线和水尺标识清晰,船舶未处于超载状态。

4.机舱设备检测

(1)主辅机及附属系统工作状况良好,主、应急电源工作正常;

(2)脱险通道畅通,管系完好,无跑冒滴漏现象。

5.生活舱室检查

燃气钢瓶采取可靠固定,管道连接牢固、无老化。

三、消防与救生设备配置要求

1.灭火器材按要求配备且功能正常,摆放位置需符合要求;

2.每人配置带有反光标识的救生衣和救生圈;

3.救生筏定期检测,周围无杂物、无捆绑,静水压力释放器有效并正确安装,包装带须剪除的应剪除;

4.遇险烟火信号数量配备符合要求且在有效期内。

四、航行安全评估与保障

适航是一个相对概念,而且是渔船出海作业的“最低要求”。针对不同的航次、不同的海域或不同的季节,对渔船适航的要求标准也就不同,所以航前安全评估是必要环节,在渔船适航的同时,还需密切关注以下几点:

1.气象信息研判

在出海前以及航行作业中,要持续收听天气预报,掌握航行、作业海域的天气情况。

2.航行计划制定

制定好航行计划,掌握航道水域情况,经过狭窄水道及商渔船密集区时,船长应亲自驾驶,避免使用自动舵,并做好值班瞭望以及甚高频16频道持续收听。

3.船舶日常管理

(1)编组生产,按规定执行进出港报告;

(2)航行生产值班瞭望,不超员、超载、超高、超抗风等级、超航区航行作业,不非法载客;

(3)电气设备安装及运行良好,线路无老化,外层无破损裸露情况,走线规范;

(4)根据航行时间和船员需求,准备足够的食物、淡水、药品等生活物资,并检查渔船燃料储备情况,确保航行和作业期间的燃料供应;

(5)做好安全检查工作,发现隐患及时消除,妥善保留相关检查记录。

综上所述,渔船出海前的准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,涉及证书与合规性审核、人员与保险配置、船舶与设备检查、消防与卫生安全、管理与作业制度等多个方面。这些准备工作环环相扣,既要严把资质关,又要强化船舶适航性,同时构建安全防护体系,通过规范化、标准化的管理筑牢海上作业安全防线,实现人员、船舶、作业三位一体安全保障,护航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。

供稿人:李杰



河北省渔业互保协会 (2021)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21 HBFMI ALL right reserved 反馈邮箱: 1683542373@qq.com
冀公安网安备 13010402001191号
备案号:冀ICP备14009535号-1
  •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