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资讯中心 - 各地简讯

昌黎扇贝养殖——固碳增收的“海洋卫士”

发布时间:2025/3/5 11:43:46|浏览次数:

在渤海湾畔,昌黎的蓝色海域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,波光粼粼间,养殖扇贝的筏架星罗棋布,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海上田园风光。这片看似普通的养殖区域,实则是大自然精心构筑的碳循环秘密基地,密密麻麻的养殖筏架整齐排列,像忠诚的卫士扎根在大海之上,数不清的扇贝养殖笼在海水中摇曳生姿,里面栖息着的扇贝,不仅是海洋生态的守护者,更是当地渔民增收致富的“金疙瘩”,它们以独特的方式演绎着固碳与增收的双赢传奇。

“头一次获得这项收入,一共有六七万元。营商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。”昌黎县望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赵玉旺说,“我从1997年开始养扇贝,近几年,平均每年投放六七亿个扇贝苗。从没想过这些扇贝除了卖,还能通过固碳增收。”

扇贝的生命历程,串联起一场关于碳的奇妙旅行。这些优雅的滤食者,犹如不知疲倦的海洋清道夫,每日吞吐着海量海水。它们在浮游生物的盛宴中,悄然开启固碳的使命。浮游植物,作为海洋中的“光合小能手”,利用阳光与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,将碳元素转化为自身的能量源泉。当扇贝滤食这些浮游植物时,碳元素随之进入它们的体内,一部分化作扇贝生长、繁衍的物质基础,塑造着它们坚硬的外壳与鲜活的生命;另一部分则以粪便与假粪的形式,如细密的雪花,缓缓沉降至海底深处,在黑暗的沉积物中长眠,从此与海洋和大气中的碳循环暂时告别,成功实现了碳的封存,为海洋卸去二氧化碳的重担。

数字是无声却有力的见证者。2023年,河北省生态环境厅、河北省自然资源厅、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《河北省海水养殖双壳类贝类固碳项目方法学》(以下简称《方法学》),地质八队是《方法学》的编制单位。科学研究表明,每收获1吨扇贝,就相当于在悄无声息间固定下100 - 150千克的碳,这一数字背后,是无数扇贝日以继夜的努力。在昌黎广阔无垠的养殖海域,密密麻麻的扇贝养殖笼中,数以亿计的扇贝同时运作,每年累积下来的固碳量,足以在全球碳减排的宏伟蓝图上,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,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输送源源不断的生态动力。

扇贝养殖固碳的影响,如同涟漪般在昌黎的生态与经济版图上扩散。在生态层面,它宛如一位技艺高超的生态修复师,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,让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的阴霾难以笼罩,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注入生机与活力,构建起一个和谐共生的海洋家园;从经济视角出发,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兴起,昌黎扇贝养殖所积累的碳汇资源,正逐渐成为一座潜藏的宝藏,有望在未来通过碳交易的桥梁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,为当地渔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助力,开拓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蓝色发展新航道。

供稿人:史红玉



河北省渔业互保协会 (2021)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21 HBFMI ALL right reserved 反馈邮箱: 1683542373@qq.com
冀公安网安备 13010402001191号
备案号:冀ICP备14009535号-1
  •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