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 - 资讯中心 - 行业信息

开渔在即!秦皇岛海域六个商渔船交通流密集区须注意

发布时间:2022/9/6 16:13:50|浏览次数:

为进一步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隐患,有效疏导商渔用海突出矛盾,引导商渔船舶安全航行、停泊和作业,秦皇岛海事局开展了“秦皇岛海域商渔船交通流密集区”专项研究,现公布6处商渔船交通流密集区,请航经上述水域的船舶高度重视,保持警惕,合理避让,有关内容公布如下。


“商渔”密集区分布

微信图片_20220906151954.jpg

区域1:东西锚地南侧海域。该海域是进出港商船必经之地,也是捕捞渔船拖网作业和渔民设置网具的主要海域,存在网位仪AIS信号干扰商船航行的情况。

区域2:秦皇岛港主航道与十万吨级航道之间海域。该海域为商船进出航道、锚地、待泊区的交通密集区,也是渔船单拖网、双拖网航行的主要海域,商渔船交通流十分密集。

区域3:油轮锚地与山海关船厂锚地之间海域。该海域存在渔船捕捞和海洋牧场活动,与往来渤海东部的商船存在交叉会遇。

区域4:养殖区东南侧海域。该海域紧邻养殖区,捕捞活动频繁,可能存在超范围养殖情况,容易与渤海西部至秦皇岛港的习惯航路重叠。

区域5:煤五期码头东南侧海域。该海域存在大量渔船往返卸粮口、沟渠寨渔港,易与十万吨级航道、秦山化工航道及其他进出港船舶交叉会遇。

区域6:秦皇岛港西航道203号灯浮附近海域。该海域存在新开河渔船近岸捕捞作业行为,紧邻秦皇岛港西航道,影响进出西港区商船航行安全。


“商渔”密集区通航风险

1. 航行干扰明显。商船航行波增加渔船横摇幅度,影响正常渔业活动,严重时会造成渔船倾覆,当渔船位于航行波叠加区时,会成倍放大干扰效果,极大增加渔船水上交通安全风险。

2. 通信联络不畅。未配备或不使用通讯联络设备,盲目使用自动舵航行,未派专人进行无线电值守,无法建立有效联系、不能及时采取应急避让。

3. 无法定位识别。渔船缺少或不开启必要的定位设备,捕捞渔具设置网位仪AIS干扰,导致商船无法及时获知渔船位置或错误估计渔船数量,极易造成延误避让时机。

4. 安全意识薄弱。船舶管理公司或船东未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事故警示提醒,部分船员不规范使用号灯号型,不正确采取避让措施,忽视或误判警示警告,避险意识薄弱,应变能力不足。

5. 超航区非法航行。部分渔船非法跨过禁渔区线或超过证书规定范围开展渔业活动,安全性能和船员能力无法满足超航区作业要求;部分渔船非法在禁渔区开展渔业活动,严重影响交通用海安全。

6. 通航环境复杂。秦皇岛辖区商渔船交通流密集区面积大、数量多,春秋季节恶劣天气频发,大风造成的涌浪起伏会削弱回波信号、大雾造成能见度不良会导致无法及时辨别碍航风险,通航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。


“商渔”密集区安全保障

为防范化解商渔船交通流密集区通航安全风险,保障商渔船安全、有序航经上述水域,秦皇岛海事局提出以下警示建议,请过往商渔船阅知。

1. 船舶安全保障。渔船应熟悉渤海习惯航路分布,熟知商船航行规律,配齐基础通信定位设备,正确显示号灯号型,合理远离密集水域,与过往商船建立有效联系,主动与商船保持安全距离。商船应合理规划航线,合理绕行密集水域,提前研究渔船航行范围和作业方式,派专人瞭望和无线电值守,密切观察渔船动态和渔网方向,及时启用警示设备,完善应对商渔险情事故的各类应急预案。

2. 船员安全保障。渔船驾驶人员应依法取得船员证书,不得非法跨船种、船型参与渔业活动,应当熟悉附近水域通航环境,能正确操作消防、救生、通导等安全设备。商船船员应熟知密集区航行安全注意事项,能及时有效采取相应行动对策,高度警惕渔船使用自动舵、关闭AIS设备、疏忽瞭望等行为,强化值班值守,及早联系避让,提前汇总气象海况信息,密切关注周围渔船通航安全状况。

3. 关注重点时段通航风险。商船船长应针对夜间渔区航行的特殊戒备要求制定和发布夜航命令,尤其是夜间23时至次日凌晨4时商渔船碰撞事故高发时段,应予以特别关注,尽量保持1海里以上距离通过,警惕近距离的不协调行动而发生碰撞,紧急情况时,可用探照灯闪烁至少5次,或用连续声号引起渔船注意。在碰撞不可避免时,应尽可能避免本船船首与渔船正面撞击,发生事故后要及时开展人命救助。

4. 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。发生事故后,通过一切有效途径,立即向就近的主管机关报告,报告内容包含事故发生位置、遇险船舶名称、人员伤亡情况、船舶受损情况、天气海况、救助需求等。


来源:秦皇岛海事


河北省渔业互保协会 (2021) 版权所有
Copyright 2021 HBFMI ALL right reserved 反馈邮箱: 1683542373@qq.com
冀公安网安备 13010402001191号
备案号:冀ICP备14009535号-1
  • 扫一扫关注于我们